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2014年3月12日電腦課教學省思-有關課程切割

電腦課教學省思  20140312
    昨天下午和一個教電腦的同事聊起有關電腦課上課的狀況,她在現場面臨的情形是,在上有關軟體操作的課程時,如何正確的切割步驟,讓學生順利操作,往往是決定學習成效很大的關鍵,但是卻很難掌握切割要訣。一次上太多,有一些學生會跟不上,最後就放棄不做了,開始玩耍;一次上太少,對程度好的學生來說沒有挑戰性,以至於完成老師的步驟之後無事可做,影響秩序。
    對於這種情形,我有兩種對策
(一)讓程度好的同學開啟兩個檔案,一個是跟著老師進度完成的,一個是自己再做一次複習或是嘗試更困難的功能,當這些學生有事可做了,老師便可以對落後的學生補救教學。
(二)請程度好的學生在自己完成後充當小老師,協助遇到困擾無法完成的學生將作業完成,而老師也會幫小老師們增加一點分數作為他們學習快速又熱心助人的獎勵。
    另外,這讓我想起曾經思考過的問題,對於軟體操作的學習,應該將步驟一步一步切割到很細,讓學生模仿式的完成,或是將觀念與邏輯建立好,讓學生思考如何建構
    第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幅增加學生正確完成率,畢竟步驟很少,很細,幾乎就是機械性的動作,很容易做好,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建立自身建構操作軟體的邏輯,學到的僅是模仿式的操作,很快就忘記。
    第二種教學方式,學生容易建立操作邏輯,而發展自己的方法,一旦學會之後將長期受益,但是摸索期比較長,而且有一些學生容易因為無所適從而產生挫折,放棄學習。

    結合此二種優勢,我試著先概括式的講解操作建構邏輯,讓學生有整體性的概念,接著讓學生一步一步跟著示範完成,確保全班都能做出成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