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國中資訊教育課程在Scratch教學階段的省思

資訊教育在現階段的國中小,並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個議題。但資訊教育融入各科領域的工作卻是必須、也一定要做的。但弔詭的是對於國中小甚至是至高中階段的資訊教育課程的銜接卻是各校做各校的。

也因此,經常是國小已經上過的課程主題,到了國中後,同樣的課程主題又要再來一次。雖然,國小和國中階段的內容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對於不明就理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來說,常會有冷飯熱炒的錯誤想法。譬如:自由軟體 OpenOffice 中的 Writer 和 Impress ,這二種最常上到的內容。在國小階段, Writer 大約是文字的三大設定(字體大小、顏色、字體);表格的插入、設定、框線的使用;圖片的插入、設定;文字、圖片的超連結…等內容。到了國中,就再加入段落的設定、標題、內文格式的使用、新增;利用段落標題、內文格式的設定,自動產生目錄頁,並加入了各標題的頁碼…等。



近幾年,運算思維、創客、3D等議題的興起,國小和國中已將程式語言加入了資訊教育課程的主題之中,其中 Scratch 是各國中小必定會選擇的程式語言。在國小階段,老師必然會將程式磚,進行說明並讓學生進行程式的嘗試和練習。就個人的學生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在國小階段都已經接觸了 Scratch 的方便與簡易。但若是真正給個題目,全程由學生自行將程式碼寫出的學生,說實在話並不多。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老師有給範例或部分程式碼的情況下,才能完成整個完整的程式。這並不是老師教學無效或學生不認真,而是在國小階段,模仿和模擬別人的程式碼,是學習程式語言一個必需經歷的階段。

若要真正做到利用 Scratch 來訓練學生的運算思維,就要再花一段時間才行。但在課程主題眾多的情況下,老師只能挑選程度佳、有興趣的學生,再行加強和訓練。但這就無法使所有學生皆能深入地感受到程式語言對運算思維的幫助和影響。

所以在國中階段,對於國小已有的 Scratch 基本概念和技巧,除了必需再行加強外,對於利用 Scratch 來達成訓練學生運算思維的目的而言,更是一個重要的目的和手段。因此,上課時,也就不在於急於一時的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完整可執行的程式碼;而是訓練學生經由討論、嘗試、修正、嘗試、再修正,最後完成一個完整的程式碼的歷程訓練。對個人而言,這才是 Scratch 在國中階段所要完成的任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